福州商貿(mào)職專 德育處
“吃虧是福還是禍”主題班會
10營銷1
時間:2011年5月6日
地點:班級教室
主持人:陳神木(班長)
主題:吃虧是福還是禍
目的:為了幫助同學解決部分同學出現(xiàn)的 “很自私,只顧自己,不理會別人及班集體,漠視班的利益等行為”這一行為,作為一個畢業(yè)后就走上工作崗位的中職生,結(jié)合將來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“吃虧是福還是禍”的現(xiàn)象談?wù)勛砸训挠^點。
準備:1、提前布置主題班會內(nèi)容,叫同學們收集有關(guān)“吃虧是福還是禍”的材料。
2、叫同學們結(jié)合校園中文明與不文明的現(xiàn)象做好發(fā)言準備。
過程:
1、主持人講述一個寓言故事——塞翁失馬安知非福
2、引出有關(guān)“吃虧是福還是禍”的話題討論
并請全班同學一起參與討論。
主持人羅列“吃虧是福”和“吃虧是禍”兩種觀點的依據(jù)。
3、主持人用生活中的例子詢問5.1日,美國宣布“消滅了911事件的策劃者拉登,回顧2001年,當時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撞在了世貿(mào)中心的北塔上,被撞擊后一小時四十五分鐘,這座110層的大樓就倒塌了。當時在80層工作的一個小伙子和在那工作的幾百人,從樓梯上只用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就走到了樓下,逃離了那個正在燃燒的大樓,安全返回家中。你知道那是為什么嗎?”答案就是“他們謙讓,誰也不搶。”
4、詢問“他們的謙讓是否是吃虧?如果是,他們得到了什么?”
5、再結(jié)合真實的、發(fā)生在我們身邊的職場的事例證明吃虧不是禍。
“蒙牛的CEO牛根生把自己的年薪不要,發(fā)給自己的部下,把公司配給他的車賣掉,給自己的部下每人配上車,這都是典型的“吃虧"行為。這些行為讓牛根生樹立了很好的個人品牌形象,讓牛根生的為人聲名遠播,進行了很好的個人品牌信息傳播。當牛根生自己“獨立山頭,揭竿而起"創(chuàng)立蒙牛時,有上百的部下辭掉待遇優(yōu)厚的伊利的工作,投身到當時一窮二白的蒙牛旗下。這就是“吃虧"給牛根生造出的強大的能量。
6、班主任結(jié)合上周藝術(shù)節(jié),班級部分同學對于合唱的準備工作不支持不配合,過于“精明“的計算自己的得失的事情來發(fā)起討論:這些行為是否是真的精明,得失分別是什么?
7、班會總結(jié):在未來的工作中是講究團隊合作,和別人合作,假如干活的時候,比誰干的多,分錢的時候,比比誰拿的少,看來是虧了,但是這樣的合作其他會認為和你合作一定非常愉快。這個社會,不會讓一個人永遠吃虧下來的,大家都愿意和你合作,你的機會自然比別人多,那么你成功的機會就比別人多。
反思:本次班會最終沒有達到預(yù)期效果
原因1:之前學生并未認真找過相關(guān)資料,對“吃虧”的定義不明確,本次班會對吃虧的定義是相對于占便宜而言的,但有部分同學鉆牛角尖,將一些極端的犯罪現(xiàn)象和吃不吃虧聯(lián)系起來。
原因2::自己的獎勵使用錯誤,本是想通過獎勵激發(fā)學生的討論,但忽視中學生尤其是男生爭強好勝的性格,導(dǎo)致學生為獲得獎勵而極力去為反面觀點辯護。
原因3:對于主持人的準備工作了解的并不徹底,特別是主持人對于“吃虧是福”的觀點的把握沒有了解到位。
考慮今后對組織學生對觀點的討論,先給定范圍,考慮使用對“案例的范圍內(nèi)”并注意隨時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并協(xié)調(diào)現(xiàn)場秩序。對主持人的“中立”觀點要給定明確,避免是主持人偏向任何一方。并合理使用獎勵機制,避免學生為了獎勵“奮不顧身”為壞人壞事辯護。是主題目標偏離。